最新消息

印度藥品市場分析测试数据

作者:admin發佈時間:2020-01-10 15:00:00

  

一、印度藥品進口關稅概況

印度在WTO下的藥品拘束稅率平均為38.1%。其中,高於平均稅率的稅項多為原料藥(40%)、疫苗與血液製劑(40%)等產品,而成藥產品(HS.3004)則適用較低的拘束稅率(25%)。印度藥品並無零關稅之品項,多數關稅落在7.5%~10%不等,藥品的MFN平均稅率為10.68%。此外,印度為學名藥的主要出口國,其主要出口產品為輸往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成藥與最終製劑產品,印度針對成藥與最終製劑產品採取較低的關稅保護。

至於印度在與各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下,印度對關稅有更高之減讓。在印度與日本的FTA中,印度所有的藥品稅率將在十年內降為零;在印度和東協的FTA中,印度82.6%之藥品也將在協定生效後第5年降至零關稅。在監管合作方面,由於印度出口的學名藥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,因此,若是貿易對手國為藥品支出負擔龐大或是實施健保總額上限的國家,則印度希望在健保制度、臨床試驗領域與對方展開監管合作工作,協助印度學名藥產品進入他方市場。

二、印度藥品之進口概況

1. 從仰賴藥品進口到成為藥品輸出國

在1970年印度藥品專利法施行前,國際藥品公司在印度之市占率高達70%,但在藥品專利法施行後,國際藥品公司在印度藥品市場占有率已逐漸萎縮降至約35%。2014年,印度原料藥銷售額達169.1億美元,較2013年成長21%。美國FDA批准的印度生產廠約300座,產量占全球約四分之一。目前印度藥品進口之五大來源國分別為:中國大陸(市占47.27%),歐盟28國(市占25.54%)、美國(市占8.25%)、瑞士(市占2.73%)以及印尼(市占2.23%)。其中自中國大陸進口者又以製藥原料為大宗。

印度的出口優勢在於成本考量,印度勞動成本比西方國家低60%,在印度設立工廠所需的費用比西方國家便宜40%,環保的間接成本較低,品質卻可達到國際水準。另就印度國內原料藥市場來看,在競爭的環境下使得印度成為委託生產/研發與臨床試驗的重要市場,原料藥產量高、產品多樣化可供應全球市場,以及在產業間發生併購與結盟的趨勢,進而帶動市場的升級。

2. 自臺灣進口藥品之比重

2016年印度總輸入藥品金額為57億2735萬美元,自臺灣之藥品進口金額為4631萬美元,市占率為0.83%,我國佔印度藥品輸入者排名第10位。過去十年間,我國出口到印度之藥品產品金額已成長三倍,近五年之出口金額則呈現微幅波動,但大抵維持在4600萬美元上下,我國2012至2016年出口至印度之製藥產品總額變化如下圖所示。

就主要產品來看,臺灣以「原料藥」對印度出口最多,占印度醫衛產品自臺灣總進口的45%;「中西藥、動物用藥」次之,占15%;而「中藥材」占8%。